为进一步提升社区矫正检察工作质效,加强品牌建设,推动社区矫正工作高质量发展,8月29日,鹿邑县人民检察院召开社区矫正检察工作暨“矫·醒”巡回法治课堂品牌建设座谈会,会议邀请省、市、县人大代表、县政协委员参加,共同为社区矫正工作和品牌建设建言献策。
县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郭文祥出席会议并讲话,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薛雁主持会议,县社区矫正中心主任张继峰、第二社区矫正中队中队长高明及院第三检察部全体干警参会。
会议伊始,全体参会人员共同观看了社区矫正工作短视频,直观鲜活的画面让代表委员们对社区矫正工作的重要性和复杂性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让他们对“矫·醒”巡回法治课堂品牌的工作实践有了更直观的认知,为会议交流奠定务实基调。
会上,院第三检察部主任张东亮汇报了社区矫正法律监督工作整体情况,从交付监督“防脱管”、日常监管“筑防线”到教育帮扶“促回归”,系统梳理了检察履职的种种举措,详细介绍了“矫·醒”巡回法治课堂的创建理念与实践成效;县社区矫正中心主任张继峰、第二社区矫正中队中队长高明则结合一线工作,分享了与检察机关协同推进社区矫正工作的实践经验,也提出了基层执行中的现实需求。
“检察院安排社区矫正对象到养老院、社区等地方参加公益活动的做法很好,有助于矫正对象快速融入社会、回归正常生活,这个做法可以长期开展。”
“县检察院和县司法局在服务涉企社区矫正外出生产经营这方面工作成效突出,希望两个部门继续加强协作作配合,持续加大对特殊社区矫正对象的帮扶力度,助力他们早日回归社会。”
人大代表及政协委员们认真听取汇报后,围绕社区矫正工作改进、品牌升级等方面展开了热烈讨论,并提出一系列宝贵的建议:要进一步加强社区矫正工作的信息化建设,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监督手段的智能化水平有待提升,跨部门协同机制需进一步深化,要加大对社区矫正对象的教育帮扶力度,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要加强对“矫·醒”巡回法治课堂品牌的宣传推广,提高品牌覆盖面和影响力……
最后,郭文祥向提出意见的人大代表及政协委员们致以诚挚感谢,并作表态发言。他表示各位代表、委员们的建言献策,既有高屋建瓴的战略思考,也有贴合实际的具体举措,还深蕴对特殊群体的人文关怀。该院将逐条梳理、专题研究、狠抓落实,切实把大家的期盼切实转化为改进工作、提升质效的生动实践。
会议指出,社区矫正作为非监禁刑罚执行的重要方式,是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关键一环,关乎刑罚执行公正、关乎社会和谐稳定、关乎特殊群体“再社会化”质量。鹿邑县人民检察院将始终秉持“监督不缺位、配合不越位、履职不失位”原则,以精准监督护航规范执行,以创新举措传递司法温度。
会议强调,要立足更高站位,彰显检察责任担当,将社区矫正监督作为守护公平正义、护航社会和谐的重要抓手,完善“精准监督+全程帮教”机制,推动“矫·醒”品牌迭代升级。通过优化课程、引入心理咨询师、专业社工等力量,让法治课堂既保持法律的刚性约束,又传递人文的柔性关怀,真正实现“矫正一人、挽救一家、平安一片”。
要发挥代表委员视野优势,助力检察履职增效。邀请代表委员们多走进检察办案一线,聚焦社区矫正实践,通过调研视察、提案建议等方式,帮助检察机关找准堵点难点;多向群众宣讲社区矫正政策与检察职能,凝聚“包容接纳、协同帮扶”的社会共识;多牵线搭桥,推动更多专业资源融入矫正工作,构建“检察监督+社会协同”的良性生态。
要凝聚各方合力,共筑安全稳定防线。检察机关要主动加强与法院、公安、司法行政等部门的协作,健全信息共享、线索移送、联合处置机制。同时期待各位代表、委员发挥优势,推动企业、社会组织等参与帮扶,让矫正对象在社会关爱中增强回归信心,共同为平安法治鹿邑建设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