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个篮球场大、近30层楼高,这个外形犹如一朵绽放的葵花的“大家伙”,正是亚洲首艘圆筒型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海葵一号”。作为集原油生产、存储、外输等功能于一体的高端海洋装备,它最大储油量达6万吨,每天能处理约5600吨原油,可供90万辆小汽车同时使用,堪称“超级能源碗”。
当我们把镜头拉远,会发现广阔无垠的海洋上,如“海葵一号”般绽放的大国重器并非孤例。从叩开深水油气勘探之门的“蓝鲸一号”,到开拓深远海养殖新空间的“国信一号”,一个个凝结智慧与创新的“钢铁巨物”打响“山东海工”品牌,为山东向海图强的征程写下硬核注脚。
2024年,山东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业、海洋电力业、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业等4个新兴产业共实现增加值558.6亿元,同比增长7.3%,占全省主要海洋产业增加值的6.9%。
聚力产业强海,完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山东以工业硬实力托底,凭创新智慧破局,在人类赖以生存的“第二疆土”上,写下厚重的答卷,让“蓝色引擎”激活发展澎湃动能。(文/张艺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