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起,一批新规将落地,事关婚姻登记、住宅、预付式消费、个人信息保护等。
比如,在预付式消费新规中,最高法司法解释明确收款不退、限制转卡等“霸王条款”应依法认定无效。新修订的婚姻登记条例明确,办理结婚登记无需再出示户口本。
值得一提的是,民营经济促进法将于5月20日起正式实施,作为我国首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将进一步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
住宅项目新规:新建住宅建筑层高不低于3米
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国家标准《住宅项目规范》自5月1日起实施。《规范》要求,新建住宅建筑层高不低于3米,每套住宅都应有满足日照标准的房间。此外,还将电梯设置提升为4层及以上。
在住宅隔声和噪声指标方面,规范提高了住宅建筑卧室、起居室与相邻房间之间墙、楼板的隔声性能要求,提高了建筑外窗的隔声性能,并规定了建筑设备,如电梯、水泵等传播至卧室起居室内的建筑设备结构噪声限值。
司法解释:收款不退、限制转卡等“霸王条款”应认定无效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预付式消费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自5月1日起施行。
《解释》明确,收款不退、丢卡不补、限制转卡等“霸王条款”应依法认定无效。针对合同格式条款约定仲裁,但仲裁机构仲裁费最低收费标准远高于消费者支付的预付款,妨碍消费者获得权利救济问题,《解释》规定,约定解决争议方法不合理增加消费者维权成本的“霸王条款”无效。
消费品售后服务新标准:强化消费者数据隐私保护要求
新版《消费品售后服务方法与要求》(GB/T 18760—2025)国家标准于5月1日起实施。新标准提出了及时响应、专业可靠、便捷可及、公开透明等4项售后服务总体原则。结合新形势,补充了配送、延保、回收等售后服务类型,以及基于网络化、数字化的售后服务方法,进一步强化了有关消费者数据隐私保护的要求等。
新标准还细化了服务实施规范,比如服务时限与响应,原标准中仅对服务到达的时间提出要求,修订后要求给出服务受理、提供解决方案、完成服务项目等时间的响应时限。
售后服务新标准:非现场销售应提供七日无理由退货服务
《售后服务 无理由退货服务规范》(GB/T44904-2024)推荐性国家标准于5月1日正式实施,对无理由退货的退货条件、退货流程、服务监督与评价等进行了规范。
其中提到,非现场销售经营者,应向消费者提供七日无理由退货服务。现场销售经营者,应按承诺内容或双方约定向消费者提供无理由退货服务。
个人信息保护新规落地:企业合规进入“强监管时代”
《个人信息保护合规审计管理办法》于5月1日起施行。作为《个人信息保护法》的首个配套细则,该办法将原本抽象的法律条款转化为企业可执行的操作手册,旨在保护个人信息权益。
《办法》对个人信息保护合规审计的主体、合规审计的方式、个人信息处理者和专业机构在合规审计中的义务等方面均作出具体规定。《办法》明确,处理超过1000万人个人信息的个人信息处理者,应当每两年至少开展一次个人信息保护合规审计。同时,《办法》明确同一专业机构及其关联机构、同一合规审计负责人不得连续三次以上对同一审计对象开展个人信息保护合规审计。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加强农村妇女权益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自5月1日起施行。
该法规定,国家保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的合法权益,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集体所有的财产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占、挪用、截留、哄抢、私分、破坏。
此外还明确规定,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不得以妇女未婚、结婚、离婚、丧偶、户无男性等为由,侵害妇女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中的各项权益。
规章规范取缔非法社会组织:三类情形为打击整治对象
《取缔非法社会组织办法》自5月1日起施行。《办法》明确,由街道或乡镇实施管理、尚达不到登记条件的社区社会组织不属于非法社会组织。
《办法》明确,根据社会组织管理政策法规调整情况,将具有未经登记擅自以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名义进行活动,社会团体筹备期间开展筹备以外活动,被撤销登记、吊销登记证书后继续以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名义进行活动等三类情形的组织作为打击整治对象。
火灾统计管理新规:死亡统计时限从7日延长至30日
新版《火灾统计管理规定》5月1日起施行。新规明确“国家消防救援局归口管理全国的火灾统计工作,县级以上消防救援机构,承担火灾统计管理职能的其他部门、主管单位分级负责”的管理体制。
新规根据火灾伤亡救治资料和医学研究临床数据,将火灾死亡统计时限从7日延长至30日,更加准确反映火灾给人民群众生命安全造成的危害;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将原“1000万元、5000万元、1亿元”对应的“较大、重大、特别重大”火灾损失等级划分标准,分别调整为“3000万元、1亿元、3亿元”。
涉外知产纠纷处理规定:支持企业设立维权互助基金
《国务院关于涉外知识产权纠纷处理的规定》自5月1日起施行。《规定》提出,支持企业设立涉外知识产权保护维权互助基金,鼓励保险机构按照市场化原则开展涉外知识产权相关保险业务,降低企业维权成本。鼓励商会、行业协会、跨境电商平台等组织搭建涉外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平台,开通服务热线,提供咨询、培训等公益服务。
同时,新规明确对未给予我国公民、组织国民待遇,或者不能提供充分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等,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可以依法进行调查并采取必要的措施。
涉税专业服务规范化:明确执业监督检查、行政处罚
《涉税专业服务管理办法(试行)》于5月1日起施行。《管理办法》聚焦行业发展存在的执业质量有待加强等突出问题,建立健全以实名制管理为基础的“信用+风险”管理机制,明确执业监督检查、行政处罚等内容,进一步完善了涉税专业服务管理制度。
比如,运用信息技术对涉税专业服务机构及涉税服务人员赋予信用码,推行实时动态信用积分记录及查询,强化正向激励。又如,以执业合规为目标导向,采取提示提醒等方式,推动涉税专业服务机构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锂电池海运安全管理规范: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
《船舶载运锂电池安全技术要求》5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交通运输行业首部关于锂电池海上安全运输技术要求的推荐性标准,将有效弥补现行技术标准的缺口,从根本上提高锂电池的运输安全,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
这一标准涵盖了十个重要部分,同时配备了五个资料性附录与两个规范性附录,详细规定了锂电池的运输分类、标志标牌、包装要求等,确保锂电池在水上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与合规性。
13项强制性国家标准实施:涵盖化工、煤炭等产业
自5月1日起,《炼化行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等13项能耗限额强制性国家标准将正式实施。
这批标准涵盖化工、煤炭、采矿、造纸等多个国民经济重要产业,规定了相关产品能耗限额等级、技术要求、统计范围和计算方法,适用于生产企业能耗限额的计算,以及对新建、改扩建项目的能耗管控,将有效推动淘汰落后产能,引导企业通过节能改造、优化工艺路线、开展能效对标等工作提升能效水平。
新婚姻登记条例:“全国通办”,无需户口本
新修订的《婚姻登记条例》自5月10日起施行。根据《条例》内容,办理结婚登记无需再出示户口本。
条例修订的主要内容包含三个方面:一是增加婚姻家庭服务工作内容,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加强综合性婚姻家庭服务指导工作和婚姻家庭辅导服务体系建设,倡导文明婚俗,促进家庭和谐,引导树立正确的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二是实行婚姻登记“全国通办”,深化婚姻登记制度改革,进一步提高婚姻登记的便利性;三是优化婚姻登记服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采取措施提升婚姻登记服务水平,加强婚姻登记场所规范化、便利化建设。
证监会修订派出机构监管职责规定:优化私募基金风险处置机制
证监会对《中国证监会派出机构监管职责规定》进行了修订,自5月19日起施行。
其中,关于风险防范和处置方面,新规明确:一是规范派出机构在涉网络和信息安全的数据报送、检查、预警和处置等职责。二是扩大需核查的预警信息、风险线索的来源范围。三是完善派出机构对于终止上市公司的风险应急处置、信息通报共享、持续监管机制。四是优化私募基金风险处置机制,要求派出机构开展风险监测预警,按照有关规定加强与地方人民政府在监管、风险处置等方面的协作。
民营经济促进法将施行:保证各类经济组织公平参与市场竞争
民营经济促进法自5月20日起施行。该法共9章78条,包括总则、公平竞争、投资融资促进、科技创新、规范经营、服务保障、权益保护、法律责任和附则。
作为我国第一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民营经济促进法将进一步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保证各类经济组织公平参与市场竞争,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和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来源:澎湃新闻
编辑:h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