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沂客户端讯在河东区万达食品的车间里,自动化流水线将鲜红的草莓依次送入去蒂、分选、杀菌等十多道精密工序,随即在零下35℃的急冻中瞬间锁鲜。这些被时光遗忘的“冻龄”果蔬,乘着冷链专列跨越重洋,悄然登上日本家庭的蔬菜沙拉盘、欧洲超市的轻食套餐架,甚至成为中东烧烤店即取即用的食材——全球餐桌的角落,已遍布“八湖制造”的印记。
从三十余年前家庭作坊的零星烟火,到如今名冠“中国脱水蔬菜加工城”的产业高地,八湖镇的绿色果蔬产业走过了一条艰辛而辉煌的转型升级之路。上世纪80年代中期,八湖人凭借当地丰饶的农产品和朴实的劳动力,以脱水蒜片、姜片等基础品类为起点,在市场中初露锋芒。然而彼时生产模式粗放,产品单一,销售半径亦局促于周边地区。
市场的巨浪与环保的警钟曾让产业面临瓶颈,但八湖选择了以技术破局。引入AD(热风干燥)、FD(真空冻干)等先进工艺,不仅锁住了沂蒙山果蔬的原色原香,更撬开了轻食代餐、航天食品等全新赛道的大门。在该镇郭圪墩食品加工集聚区,53家企业组成“果蔬联盟”,260条AD线与35条FD线高效运转,其产品一举拿下日本高端食品市场90%的份额,奠定了产业涅槃重生的基石。
如今,八湖镇果蔬产业已锻造出一条集种植、深加工、全球销售于一体的坚韧金链。53家绿色果蔬加工企业中,19家跻身规模以上,年产脱水、速冻等果蔬制品超5万吨,总产值突破20亿元,生产规模与效益均领跑全国。全镇现有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4家、市级22家。这些龙头企业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建立起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大林食品是全球最大的FD冻干果蔬生产企业,园源食品牢牢占据国内辣根加工行业前三,哆啦派公司生产的宠物冻干食品也在积极抢占国内外市场。
AD、FD、MD(烘箱干燥)三大技术体系协同发力,其中FD技术通过真空冷冻干燥,能锁住果蔬96%以上营养与鲜果形态,成为征服国际高端市场的利器。FD水果类产品占据欧美80%以上市场,FD葱类产品拿下日本60%份额,成就“隐形冠军”矩阵。
产品征服全球味蕾,畅销日、韩、美、欧等30余个国家和地区,一级蒜片在日本市场独占九成以上江山,AD、FD产品出口量更占到全国脱水蔬菜出口总量的三分之一,“八湖制造”真正确立了全球餐桌话语权。
这条蓬勃的产业链,深植于家乡沃土,更反哺着万千农户。全镇约2.2万人在产业链上耕耘,年人均增收逾万元。通过推动绿色化、规模化种植,八湖镇不仅拥有全区最大的近6万亩本地果蔬基地,更将产业辐射力扩展至省内外近20万亩种植区域。基地可根据全球订单进行个性化品种的生产加工,仅此一项即带动全镇人均年增收3000元,为乡村振兴注入澎湃动力。
链式发展,聚合成势。产业腾飞的背后,是八湖镇“强链聚链延链”的系统谋略。
——“组链”协同。2015年自发成立的脱水蔬菜行业协会,成为行业“稳定器”与“推进器”。协会统一生产检验标准、用工薪酬区间,甚至协调企业开工时间,成功化解无序竞争与环保风险。2024年临沂河东首届食品博览会的成功举办,更搭建起全区百家食品企业互联互通、共谋发展的黄金平台。
——“聚链”提级。2000余亩高端食品产业园蓝图铺展,集生产、研发、物流、展示于一体。瑞发德、万达、安丰粮油等龙头项目相继入驻。随着道路、管网等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园区正加速吸附优质资源,向产业新高地进发。
——“延链”循环。产业链的末梢亦被巧妙激活。莲藕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与果蔬加工无缝衔接——蒜皮、葱根等“边角料”经沤制化作藕田底肥,既增肥力又助收采。同时,全镇81家包装企业集群打造独具特色的江北最大的包装捆扎带生产基地,年产值超10亿元,可为果蔬产品“量体裁衣”定制环保包装,形成产业内循环的闭环优势。
站在新起点,八湖镇将全力锻造绿色果蔬加工这条标志性产业链。深化“食品+”融合,拓展上下游,构建产业闭环与区域集散中心;搭建创新平台,推动产学研合作与自主品牌崛起,加速智能化转型;持续进军国内外高端市场,深化与知名头部果蔬食品品牌合作;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打造低碳循环产业园区,推进产城景融合共生。
当一袋袋印有“八湖制造”的“冻龄”果蔬继续跨越山海,它们不仅传递着沂蒙山土地的丰饶馈赠,更彰显了一个乡镇凭借全链思维撬动全球市场的非凡智慧。从田间到舌尖、从乡野到世界,八湖镇的绿色果蔬产业链正以坚实的步伐,向高附加值、强竞争力、广影响力的国际产业高地迈进。
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璐 王泓钧 通讯员 刘真真
编辑:徐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