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美国订单重上生产线 中企对特朗普“心有余悸”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14 14:41:00    

本报记者 索寒雪 北京报道

“客户很高兴,虽然还有30%的关税在,但是已经达到沃尔玛、Target这些商场的负责人前几天去白宫开会时提出的期待税率。”浙江负责向美国大型卖场供货的刘先生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我们此前停了一些生产线,今年接了几百万美元的订单。”

刘先生坦言:“我们外贸人一直在等待关税问题解决的政策。”

5月12日,中美发布《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以下简称《声明》),同意大幅降低双边关税。这为全球市场注入一剂强心针。

美国民众离不开中国制造

刘先生的多位客户均来自美国的大型卖场,“这些商场的意见对特朗普政府而言至关重要,因为90%以上的美国民众每周要去这些地方购物”。

他认为,“美国民众在某些方面比马斯克和盖茨更有话语权。”

刘先生还提到,“今年美国的市场销售很不理想,美国一个大卖场的订单即便已经做好了,还是取消了订单,并且承担了全部损失,给出的答复就是市场环境不好。”面对这种态势,刘先生只能等待政策。

5月12日,《声明》宣布暂时降低关税;5月14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公告,自2025年5月14日12时01分起,调整《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关于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的公告》(税委会公告2025年第4号)规定的加征关税税率,由34%调整为10%,在90天内暂停实施24%的对美加征关税税率。

事实上,从美国的普通消费者到中国的工厂,供应链上的每一个环节都受到了中美加征关税事件的波及,中国企业的心态也发生了变化。

4月份,在中美双方持续加征关税的背景下,刘先生接到的几百万美元的订单并没有完全停工。“一直处在慢慢生产,等待转机的状态。”

适应“不确定性”

一家香港银行的负责人曾透露,中国企业若要针对美国市场进行投资,需要进行可行性测试,其中关键的一点就是评估特朗普政策发生改变后,企业是否在这样的环境中生存下去。

刘先生也认为,从新冠疫情开始,美国对中国产品的高度依赖就已引起美方的关注。

“这次特朗普在关税问题上的反复操作,再次凸显了美国对中国产品的依赖在短时间内无法改变。而且,我觉得他们目前还没有拿出较为成熟的应对方案。”

当被问及目前取消部分关税政策出台后,企业是否会大胆接单时,刘先生表示:“大胆接单肯定是不敢了,现在我们能做的,就是把手上已有的订单重新上生产线,完成出货。身处这个行业,我们必须加快步伐,想出更多的应对策略。”

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这种不确定性或许会成为常态。但中国始终在积极行动,努力为世界经济注入更多确定性和稳定性。

5月12日,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主持召开外贸企业圆桌会议。12家外贸企业、6家进出口商会代表及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有关专家参会,就当前外贸形势、支持外贸企业发展等议题进行交流。

王文涛指出,党中央高度重视外贸工作。今年以来,外部冲击影响加大,外贸形势非常复杂严峻,但我国外贸运行总体平稳,展现出较强韧性。面对美方无端对我国产品全面加征高额关税的行为,中方坚决采取反制措施,维护了自身利益和国际公平正义,赢得了国际尊重。

王文涛还强调,商务部将全力为外贸企业纾困解难,提供更多支持,帮助外贸企业开拓市场,促进外贸稳定发展。

(编辑:吴婧 审核:杜丽娟 校对:翟军)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