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南阳法院:破解执行“新三难”,畅通司法为民路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11 18:29:00    

顶端新闻记者 张治中 通讯员 朱松

近日,为有效破解执行干警“人难见、电话不接、短信不回”的执行工作“新三难”问题,南阳法院以执行公开为有力抓手,积极探索并实施“执行明白卡”与“执行接待日”制度,将执行权运行置于社会广泛监督之下,持续规范执行行为,显著提升执行透明度与公信力,赢得了社会各界对执行工作的更多理解、尊重与支持。

“执行明白卡”:公开联系方式,打通沟通“最后一公里”

近日,南阳法院执行案件当事人纷纷收到法院发来的一张“执行明白卡”,详细列明了执行案件承办人、团队长、分管副局长、局长、分管院领导、中院包联督导组长等推动案件执行的责任人员电话。

“我们详细梳理了群众来信来访案件,发现超过70%的案件都是因为当事人对案件进展不了解,进而发展为不理解、不信任。”南阳中院执行局综合处副处长谭克虎介绍说。

“我们当前的执行公开方式主要是依靠节点短信推送,执行干警大量的工作无法直观地反映出来。”南阳中院执行局副局长刘辉解释说,“但是让执行干警逐个向当事人打电话告知也不现实,目前全市执行干警人均案件数超过300件,执行干警不是在执行就是在执行的路上,所以很容易出现沟通不畅的情况。”

“实行梯次电话接待,正向可以让联系不上承办人的群众逐级向上联系,确保诉求有人听、有人回、有人办。反向来看,如果局长或者中院包联组长接到反映某个承办人的电话较多,也给执行监督和管理提供了线索。”南阳中院执行局局长王彬强调说。

南阳法院要求全市法院在立案阶段直接发放《执行明白卡》,对网上立案案件,由承办人初次接待谈话时进行发放,确保每案必发,随案入卷。同时要求全体执行干警及时接听、回复当事人电话短信,方便当事人咨询案件办理情况,提出意见建议,对当事人提出的疑惑或异议,及时答疑解惑,推动执行信访和执行异议案件前端治理。

“执行接待日”:半天时间解民忧,司法温度暖人心

“法官,我的案件执行到哪一步了?啥时候能拿到钱?”在唐河法院执行事务中心执行接待窗口,一名当事人焦急地询问。执行干警一边耐心安抚当事人情绪,一边详细解答:“您这个案件我们发现被执行人名下有一辆外地车辆,我们已经委托当地法院进行查封、协调公安局进行临控,一旦控制住马上进行处置。”在旁边的公示板上,一张执行干警接待日程表详细列明了每名执行干警的接待时间,让当事人能够清晰了解何时可以与承办人沟通。

唐河法院执行局局长张晓宁坦言:“原来,我们只有每周五由院局长进行接访,部分群众其实只是来询问案件进展,但因见不到案件承办人,便来到大厅。作为执行局长,我不可能对每一个案件的具体节点都详细了解,很多时候都需要再问承办人或者团队长,然后向当事人解答,反而费时费力。”

“一边是群众急切的心情,一边是执行干警忙碌的工作,需要在两者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半天的时间看似不多,但确实能解决很多问题。申请人知情权得到满足就不会着急,执行员也可以在其他时间集中精力办案。”南阳中院执行局局长王彬介绍。

为此,南阳法院在全市推行“执行接待日”制度,要求各院结合实际,以承办人或团队长为单位,每周至少确定半天时间公开接待各自承办案件当事人。确定接待日工作安排日程表后,在网站、微信公众号上向全社会通报,确保当事人能够了解案件进程,畅通来访渠道,实现“小事不出县、大事不出市、事事有人管、矛盾不上交”,真正将矛盾吸附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全流程公开:构建多层级模式,彰显司法公正

从“终本回访 + 院局长接访”到“执行明白卡 + 执行接待日”,南阳法院正逐步构建“立案初次接待、法官日常接待、局领导集中接待”的全流程、多层级执行公开新模式。这一系列创新举措,不仅让人民群众在执行过程中真正感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公平正义和司法温度,也为解决执行难题、提升司法公信力提供了有益的实践样本。


报料、维权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顶端新闻”客户端,“我想@领导”一键直达;南阳区域新闻报料或内容合作,请拨打政企服务专线18639010169(微信同号)。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