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届世界教育者大会今天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开幕。本届大会以“深入实施人才战略,加快迈向教育强国”为主题,汇聚了海内外政府、教育、文化、科技、学术、企业等多领域的领导、专家、学者、企业家等,共同探讨教育如何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赋能个体成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强国注入新动能。
在开幕式上,上海市政府重大行政决策咨询专家、上海市民办教育协会会长高德毅,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长王荣华,上海市公关协会会长沙海林,以及国家督学、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会长刘林,分别从政策引导、教育公益、国际交流与民办教育发展等维度,深入阐述了教育在新时代背景下的战略地位与使命担当,强调教育强国建设不仅是国家发展的迫切需求,更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基础工程。
第十二和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常务副会长、长三角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胡卫以《厚植创新人才培养沃土,加快教育强国建设》为题,系统分享了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路径与政策建议。“实践中有一个误区,一般人才怎么培养?创新人才怎么培养?往往是通过考试竞赛,在不同的学段当中进行掐尖,把好的学生集中起来进行重点、超前、有强度的培养。殊不知,科研创新的人才和应试教育的人才在这些方面是不同的,连他们的行为模式、人格结构、成长路径都完全不一样。把学霸集中在一起超前、超强度培训,除了能提高他们的认知水平,除了能提高他们的应试分数,实际上不能够完全提升他们的创新能力。”胡卫说,“创新需要一个多元化、多生态的环境,是需要不同类型的学生在一起互相激发,才有可能把创新能力激发出来。创新人才的成长需要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先天禀赋、后天努力、土壤环境,环境机遇都很重要。我有很大本事,但没人赏识,有什么办法?所以,创新人才的培养是综合作用的结果。我引用上海科技馆馆长倪闽景的观点,没有天选之才,人人都有创新潜能,人人都能创新。我认为,人人都能成为创新人才,关键是他的潜能能不能被呵护,能不能被激发,能不能被科学地加以培养。”
在开幕式现场,第十一和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郑惠强、世界教育者大会组委会负责人宋辉、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全人教育成长计划项目负责人黄国忠等共同发起了“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全人教育成长”倡议,呼吁全球教育界共同努力,推动教育公平与可持续发展。
大会还特别设置了公益颁奖环节,向长期投身教育公益事业的杰出代表致敬。上海市民办教育协会专家委员会主任李宣海为获奖者颁奖,上海梦想成真公益基金会理事长何培新、乡村教师科教赋能项目发起人胡靖等获得表彰。
世界教育者大会(Worldwide Educators Conference,简称WWEC)是在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 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上海市民办教育协会、长三角教育发展研究院、陶行知教育基金会等组织的指导和支持下,联合社会各界力量举办的一场全球教育行业的跨界交流盛会。本届WWEC世界教育者大会通过高端对话、前沿发布、公益倡导与科技展示,搭建起跨界融合、开放共享的教育创新平台。